詹姆斯哈立德书(詹姆斯哈利德)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詹姆斯哈立德书,以及詹姆斯哈利德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使命召唤4 6的剧情是什么?讲的一个故事吧~详细点~

在白令海的一场任务中,英国特种空勤团新成员“肥皂”麦克塔维什中士在普赖斯上尉和加斯等其他队友的带领下突袭了一艘可疑货船,并在船上发现核装置。突然该船遭到米格战斗机袭击,队伍只能撤退,而带出来的货物清单提供了俄罗斯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组织和中东的一个反叛派系相互勾结的证据。俄罗斯极端分子头目伊姆兰·扎卡耶夫希望将他的家园恢复到苏联时期的境况,并通过资助中东一个无名小国由分离主义者哈立德·阿勒阿萨德发起的政变来转移国际社会的的注意力。在阿勒阿萨德在电视直播中枪毙了中东国家总统阿勒富纳里并取得政权后,英国和美国发起了一场维和行动来阻止这两个地区的暴乱。英国特种空勤团将他们被俄罗斯极端分子集团监禁的情报员尼古莱(Nikolai)解救了出来,但是中途小分队所乘坐的直升机被击落,不得不徒步穿越武装分子控制区,好在后来得到了AC-130空中炮艇的支持。

在美军对中东国家的袭击中,由瓦斯克斯中尉和保罗·杰克逊中士带领的海军陆战队第1侦查部队试图搜索阿勒阿萨德的下落,但只找到了一家正在播放阿勒阿萨德的政治宣传节目的电视台。陆战队随后加入了入侵行动协助陆军。但是在行动的尾声,美国中央指挥部(United States Central Command)被海豹六队告知在战场附近有一处核武器,并派遣核应急支持小组(Nuclear Emergency Support Team,NEST)拆除该装置。不幸的是,核弹突然爆炸,夷平了整座城市。瓦斯克斯和他的部队所在的直升机处于爆炸半径中,杰克逊也在不久后死亡。

英国方面随后了解到在美国海军陆战队进攻之前阿勒阿萨德就已经潜逃。在情报员尼古拉的帮助下,特种空勤团在阿塞拜疆靠近俄罗斯的北部边境找到并讯问了阿勒阿萨德。当得知是扎卡耶夫提供了核弹后,普赖斯上尉处死了阿勒阿萨德。随后,普赖斯上尉回忆起15年前他在乌克兰普里皮亚季刺杀扎卡耶夫的任务。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苏联瓦解的余波中,扎卡耶夫利用骚乱在核扩散中获利,并利用他新获得的财富来吸引前苏联的军队组成他的极端分子团体。当时,普赖斯和他当时的上司麦克米伦上尉在英国政府的命令下一起执行暗杀扎卡耶夫的机密任务。麦克米伦发现了扎卡耶夫,普赖斯使用巴雷特M82A1狙击枪向他射击,但却只射下他的左臂。这两名特种兵随后被敌军追击,惊险地逃生。

回到现实中,一个由普赖斯上尉带领的特种空勤团、格里格斯上士带领的海军陆战队第1侦查部队余部、卡马洛夫中士带领的俄罗斯部队展开了一场旨在阻止扎卡耶夫的联合行动。他们试图抓住扎卡耶夫的儿子维克托来讯问他的下落,但在还来不及讯问时扎卡耶夫的儿子就自杀了。扎卡耶夫因而被激怒,谴责西方国家要为其儿子的死负责,并计划向美国发射装载核弹头的弹道导弹来报复。然而,行动小队成功地拆除了导弹,并在扎卡耶夫及其武装的追击中乘坐两辆吉普车逃离了导弹设施。

在队伍几乎成功跨过一座桥逃离时,一架武装直升机击毁了这座桥并困住了他们。扎卡耶夫的武装追了上来并与队伍的剩余成员交火。突然,Gaz从卡马洛夫中士的呼叫中得知其部队正在前来协助英美军队的途中。这时,随着直升机的一通无控火箭弹,大部分士兵都因此失去了战斗能力,格里格斯也在将麦克塔维什推向安全区域后不久被击中。扎卡耶夫和他的两个保镖处死了Gaz和队伍的其他成员。当他走向麦克塔维什和普赖斯时,突然因为他的武装直升机被摧毁和俄政府军武装直升机的到来而分散了注意力。当扎卡耶夫看向别处时,普赖斯将他的手枪扔给了麦克塔维什,由他击毙了扎卡耶夫和他的两名保镖。而后卡马洛夫和他的部队抵达,将麦克塔维什救走。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的故事被设定为《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故事的5年后。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局势,英国的特种空勤团、美国的中央情报局和陆军旗下的特种部队联合组建了“141特遣部队”(Task Force 141)。同时,在经历了内部的权力斗争后,原俄罗斯极端民族主义恐怖组织由伊姆兰·扎卡耶夫的前副官之一弗拉基米尔·马卡洛夫掌权。

尽管前作中美国海军陆战队和英国特种空勤团做出了种种努力,俄国还是被极端民族主义分子所控制,扎卡耶夫也被吹捧成英雄烈士。与此同时,马卡洛夫开始领导恐怖分子制造多起恐怖活动的方式来对抗欧洲。

游戏开始于阿富汗,隶属第75游骑兵团的约瑟夫·阿伦(玩家)协助部队清剿在城市里的武装民兵。由于出色表现,谢波德将军招募艾伦成为跨国籍反恐部队“141特遣部队”的一员,并通过CIA安排他成为一名卧底渗透马卡洛夫的组织。同时,前作的主角“肥皂”麦克塔维什成为了141特遣部队的队长,并带领“小强”桑德森(玩家)潜入位于天山山脉的俄国空军基地回收坠落俄国境内的人造卫星中的ACS模组。而艾伦参与了马卡洛夫在扎卡耶夫国际机场(参考自现实中的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制造的一起恐怖活动,使用机枪射杀手无寸铁的平民,但马卡洛夫已经知道了艾伦的卧底身份(与谢波德有勾结),故意在这次恐怖活动中杀了阿伦,将他的尸体留在袭击现场,借此将这次恐怖袭击的罪名安在美国身上。俄国人经过调查发现袭击机场的人中阿伦是美国CIA特工,于是认定这次恐怖袭击得到了美国的赞助(其实极端政府早已有与美国开战的打算,只是需要一个借口而已)。

俄罗斯在“肥皂”等人夺回ACS之前抢先破解了模组,并利用当中的数据瘫痪了美军的卫星网络,随后对美国东海岸进行了突袭。来自第75游骑兵营的詹姆斯·拉米雷斯(玩家)由福利中士领导抵抗俄国对弗吉尼亚州以及华盛顿特区的攻击。越来越多的美军为了阻止俄军控制城市而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同时在“肥皂”的带领下,141特遣队试图寻找马卡洛夫的踪迹。他们发现机场袭击时使用的军火是由巴西一个军火商提供的,随后他们来到了里约热内卢调查但却进入了死胡同:这名军火商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情报。于是“肥皂”决定营救一名被关押在俄国古拉格的囚犯,据说他是马卡洛夫最痛恨的敌人,以此为诱饵引他出来。在海豹突击队与海军陆战队的协助下,“肥皂”成功的营救了这名囚犯,并惊讶的发现此人正是过去的上司的普莱斯上尉。普莱斯认为应该先采取极端手段结束美国本土上的战斗再全力寻找马卡洛夫,但谢波德持相反意见。因此普莱斯暂时脱离了指挥,在“肥皂”的协助下劫持了一艘俄国的核潜艇向华盛顿特区上空发射了一枚洲际导弹,不过普莱斯设置让导弹在高大气层爆炸。国际空间站的一名宇航员(玩家)目睹了此场景,但随后空间站也被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所摧毁。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瘫痪了包括俄军在内美国东部的所有电子设备与载具。随后弗利的小队和生还的美军趁著俄军载具瘫痪之际向被俄军占据的白宫进攻,期间他们发现美国空军误以为华盛顿特区已失守,决定炸平整座城市。于是福利和小队一起重新夺回白宫,并赶及在轰炸开始前于白宫屋顶上点燃了绿色信号弹,取消了地毯式轰炸计划。

情报表示仍然在逃的马卡洛夫有可能藏匿在两个地点,于是特遣队兵分两路:“肥皂”和普莱斯负责调查阿富汗的飞机墓场,“幽灵”和“小强”则调查高加索山脉一座别墅。“幽灵”和“小强”到达别墅并未发现马卡洛夫,但是截获了有关他活动的重要情报。前来接应他们的谢波德却突然开枪射杀了幽灵和小强,并毁尸灭迹。原来谢波德因五年前追捕阿尔·阿拉萨德的行动而造成核弹爆炸损失三万人马(即前代关卡《Act 1: Shock and Awe》和《Act 1: Aftermath》),感到沮丧耻辱的同时开始改变想法,利用马卡洛夫制造全球性的危机发动战争,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国际英雄。普莱斯和“肥皂”在尼古莱的帮助下逃脱了谢菲尔德的追杀,但成为了全球头号通缉犯。最后他们决定向谢波德报复,向谢波德在阿富汗的军事基地进行一次自杀式的任务。经过一系列的追逐和打斗后,身受重伤的“肥皂”用飞刀杀死了谢波德。这时尼古莱的直升机赶到,说他可以把两人带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国际移民》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国际移民》([美国]哈立德·科泽)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提取码:9mt1  

书名:国际移民

作者:[美国]哈立德·科泽

译者:吴周放

豆瓣评分:6.9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9

页数:276

内容简介:

移民问题为何重要?它与全球化、发展、贫困和人权究竟有何关联?《国际移民》着重探讨了寻求庇护、人口贩卖和文化融合等方面的问题,澄清了围绕这些问题的种种误解,并指出了移民对于本国及世界的经济裨益之所在。

作者简介:

作者

哈立德·科泽(Khalid Koser) 华盛顿特区布鲁金斯学会人道问题研究员,布鲁金斯-伯恩移民项目副主任。2004年到2005年,曾被临时调往全球移民事务委员会,为联合国秘书长撰写报告。在国际移民和难民问题方面多有著述,并曾参与编写《移民问题研究方法新探》和《新时期的非洲流散》。

序言作者

宋德星 安徽省望江县人,法学博士。现任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系教授,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南亚学会理事,《南亚研究》学术编委。个人主要学术旨趣为国际政治理论思想、国际战略与安全、南亚问题研究。主要学术著译作包括《印度特质的大国地位追求》(独著)、《国际关系学理论与方法》(与吴勇合译),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的研究,并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3级复旦大学技科实验班大一书单,数学物理

数学 :高等数学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 金路、童裕孙、於崇华 、张万国

物理:《哈立德物理学》上下册英文原版,原版书比较贵一般去二手书店买,一般都能买到,复旦有很多二手书店,也能搞到中文翻译版的;也可以参考《物理学基础》-----哈立德 著,张三慧 等译,或者参考费曼物理学讲义。

物理实验:物理实验:基础物理实验 沈元华 陆申龙 高教社可参考:《基础物理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年出版;《近代物理实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年出版;《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出版;《近代物理实验》(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出版。这些书都能在二手书店买到。

化学:现代化学原理 金若水 高教社

化学史的详细

化学史的范围从远古时代一直延伸到今日。到了西元前1000年,各个古文明的科技,像是从矿石提炼金属、制作陶器、酿酒、制作颜料、从植物中提取香料和药物、制备奶酪、染布、制革、将脂肪转化为肥皂、制造玻璃、制作像青铜器与其他合金等等,后来都成化学各分支的基础。

炼金术被视为化学的先导科学,但它无法合理地解释物质,以及物质转变的现象。经过历史的推演,哲学不能解释物质的本原和转化规律。炼金术同样失败了,但是它的实验奠定了化学学科的基础。炼金术和化学的分界线被认为是玻意耳于1661年的著作《怀疑的化学家》正式成立。拉瓦锡创立了质量守恒定律,它说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化学史就是化学这门科学从古到今发展的历史。[1]

目录 [隐藏]

1 古代史

1.1 古代冶金

1.2 青铜器时代

1.3 铁器时代

1.4 古代经典与原子论

2 中世纪的炼金术

2.1 贤者之石与炼金术的兴起

2.2 伊斯兰的炼金术

3 17至18世纪:早期化学

3.1 罗伯特·波义耳

3.2 安东万·拉瓦锡

3.3 伏打与伏打电堆

4 19世纪

4.1 约翰·道尔顿

4.2 永斯·贝采利乌斯

4.3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

5 20世纪

5.1 化学的现代定义

5.2 量子力学

5.3 量子化学

5.4 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

6 化学工业

7 参见

7.1 重要的化学家

8 注释

9 参考资料

10 外部链接

古代史[编辑]

古代冶金[编辑]

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似乎是金。考古学家曾经在位于西班牙,大约属于公元前40,000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穴遗迹中,发现少量的自然金。[2]

银、铜、锡和陨铁也可以在大自然中找到,因而在古文明中产生了最基本的冶金工程。[3]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利用陨铁制作的武器被赞誉为“来自天堂的匕首”。[4]

原始人类为了生存,以及在与自然灾害斗争中,发现了火,并加以利用。人类从开始使用火之日起,就从野蛮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并开始了认识和改造、利用物质的过程,编织了化学史的序章。燃烧本质上就是一种化学反应,人类最初运用火来熟食、取暖、驱赶野兽;

在接下来的千年时间里,人类陆续发现了一些化学反应,例如发现在孔雀石配制的溶液里面加入铁,会有红色的铜生成,“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外化而内不变”[5]。另外,人们创造的一些生产技术,也属于化学反应的范畴,例如制陶、冶炼,以及酿造、染色等等。但是,古人对大部分的化学反应的理解仅仅限于最表面的现象,没有深入原理进行探究,因此化学这一学科尚未真正形成。

青铜器时代[编辑]

青铜器时代,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因为其氧化物颜色青灰,故名青铜。由于青铜的熔点比较低,约为800℃,硬度高,为铜或锡的2倍多,所以容易融化和铸造成型。

青铜时代初期,青铜器具比重较小,甚或以石器为主,进入中后期,比重逐步增加。自有了青铜器和随之的增加,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物质生活条件也渐渐丰富。青铜铸造术的发明,与石器时代相比,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青铜时代的特色是青铜的广泛使用,即利用铜与锡、铅、锑或砷的合金制作工具和武器。

铁器时代[编辑]

铁器时代是考古学上继青铜器时代之后的一个人类社会发展时代。这是在实际上所说的铁器时代是指的早期阶段,在晚期各国都已经进入了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也就多以各国的朝代来称呼其时代。当时人们已能冶铁和制造铁器作为生产工具。其与之前时代的主要区别在于农业发展,宗教信仰与文化模式。

不同地区进入铁器时代的时间有所不同,即使同在欧洲,日耳曼地区和罗马进入铁器时代的时间亦有所不同。世界上最早进入铁器时代的是赫梯王国,大约在公元前十四世纪年左右。中国在春秋(公元前五世纪)末年,大部分地区已使用铁器。

虽然各地区进铁器时代的时间不尽相同,亦难以以准确的年份标示,但铁器时代与之前时代的区别仍是十分明显的。铁器时代是指已经能运用很复杂的金属加工来生产铁器。铁的硬度,高熔点与铁矿的高蕴含量,使得铁相对青铜来说来得便宜及可在各方面运用,所以其需求很快便远超青铜。

在美洲及大洋洲的铁器时代并不是发展自青铜器时代,因为铁的运用是由欧洲探险家传入的。

古代经典与原子论[编辑]

古人也曾经试图用哲学解释为什么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颜色、状态、密度、气味,为什么不同的物质暴露在空气中有不同的反应,等等。这些努力,使得古人对自然以及基础的化学原理有了初步的认知。通常这些理论认为物质由一些基本的元素构成,例如水、空气、土、火、光,以及更加抽象的如能量、意识、以太等等。例如,在古希腊、古印度以及玛雅文化中都认为水、土、火、气是基本的元素,在中国则有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为基本的元素。而关于物质结构的原子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印度。[6] 古希腊的原子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40年。公元前50年,由罗马人卢克莱修所著[7] 的书籍《物性论》中对原子论有了较系统的表述。[8] 这本书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留基伯,他们认为原子是不可分割的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这与同时代印度哲学家羯那陀的在他的《胜论经》中表述的观点不谋而合。[6] 他们都讨论了关于气体是否存在的问题。双方都因为缺少实验数据而使得其理论不被承认。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330年表示反对原子论。

老普林尼在他的《博物志》一书中记录了一些早期的物质提纯方法。他尝试着解释这些方法,并对许多矿物的状态进行了精确的观察。

中世纪的炼金术[编辑]

贤者之石与炼金术的兴起[编辑]

主条目:炼金术

"Renel the Alchemist"威廉·道格拉斯爵士1853年作

许多人对将贱金属转换为黄金很感兴趣。能够做到这个的东西被称为贤者之石(Philosopher's stone)。这个导致了炼金术的兴起。世界上许多文化都有炼金术的做法,而这些都经常掺杂着哲学、神秘主义和早期科学的色彩。

炼金术士不仅希望能够将贱金属转换为黄金,更希望通过炼金术能够发展医学,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人们做出圣杯,希望能找到万能药,用以保证长生不老。当然,药和贤者之石都没有找到。需要指出的是,艾萨克·牛顿终身是一个炼金术的信徒。

伊斯兰的炼金术[编辑]

伊斯兰炼金术体现了一种关于本质的哲学,它与古希腊赫耳墨斯的哲学和中国的炼金术,以及关于矿物和金属转变成金的特殊原理都有密切的关系。伊斯兰教历史上,穆斯林学者对炼金术的效能长期争论不休。正统的宗教学者大多反对炼金术,而多数自然学科的学者,尽管他们也不相信一般金属能变成黄金,却接受了炼金术的基本观点。著名的伊斯兰医学家伊本·西那在他的《治疗书》中关于金属构成的学说,便是以炼金术的理论为基础。

穆斯林最早的炼金术者是倭麦亚王子哈立德·伊本·叶基德。8世纪初,炼金术甚为流行,其代表人物是贾比尔·伊本·哈扬。他的著作《七十本书》和《平衡书》,被视为伊斯兰炼金术的基础理论著作,是用阿拉伯文写成的关于炼金术最重要的文献。穆斯林医生兼炼金术拉齐被誉为将炼金术发展为古代化学的奠基人。

17至18世纪:早期化学[编辑]

罗伯特·波义耳[编辑]

罗伯特·波义耳

罗伯特·波义耳(1627年-1691年)是爱尔兰的自然哲学家,在化学和物理学研究上都有杰出贡献。

1661年波义耳发表了《怀疑派的化学家》,在这部著作中波义耳批判了一直存在的四元素说,认为在科学研究中不应该将组成物质的物质都称为元素,而应该采取类似海尔蒙特的观点,认为不能互相转变和不能还原成更简单的东西为元素,他说:“我说的元素...是指某种原始的、简单的、一点也没有掺杂的物体。元素不能用任何其他物体造成,也不能彼此相互造成。元素是直接合成所谓完全混合物的成份,也是完全混合物最终分解成的要素。”而元素的微粒的不同聚合体导致了性质的不同。由于波义耳在实验与理论两方面都对化学发展有重要贡献,他的工作为近代化学奠定了初步基础,故被认为是近代化学的奠基人。

安东万·拉瓦锡[编辑]

拉瓦锡和他的夫人, 雅克-路易·戴维作

安托万·拉瓦锡(1743年-1794年)是法国的化学家、生物学家及贵族[9],后世尊称拉瓦锡为近代化学之父[10]。他给出了氧与氢的命名,[11]:48[12]:229并且预测了硅的存在。他帮助建立了公制。拉瓦锡提出了“元素”的定义,按照这定义,于1789年发表第一个现代化学元素列表,列出33种元素,其中包括光与热和一些当时被认为是元素的化合物。[12]:636-637拉瓦锡的贡献促使18世纪的化学更加物理及数学化[13]。他提出规范的化学命名法,撰写了第一部真正现代化学教科书《化学基本论述》(Traité Élémentaire de Chimie)。他倡导并改进定量分析方法并用其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他创立氧化说以解释燃烧等实验现象,指出动物的呼吸实质上是缓慢氧化。这些划时代贡献使得他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学家之一。

伏打与伏打电堆[编辑]

伏打电堆

亚历山德罗·伏打(1745年-1827年)是意大利物理学家。1775年,他成为科莫皇家学院的物理学教授。第二年,他做科学实验改良完善了起电盘(electrophorus),这装置能够制造静电荷。

他于1776年至1777年间投身化学,研究大气电力(atmospheric electricity)以及执行如在封闭的容器中以电力的火花点燃气体等不同的实验。1779年,他成为帕维亚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并在此担当教授二十五年之久。他在1800年前已成功发展出可以制造稳定电流,称为伏打电堆的早期化学电池。

1810年,拿破仑有见他对电力学的贡献,册封他为伯爵。科莫当地为他建了一间称作伏打寺的博物馆,展示他实验仪器的原物。

19世纪[编辑]

约翰·道尔顿[编辑]

约翰·道尔顿头像

约翰·道尔顿(1766年-1844年)是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1794年道尔顿被选为曼彻斯特文学和哲学学会会员,这个学会主要讨论神学和英国政治之外的各种问题。1800年道尔顿开始担任学会秘书,随后进行气体的压强研究。他加热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发现温度升高所引起的气体压强变化值与气体种类无关。并且当温度变化相同时,气体压强变化也是相同的。他实际上得到了和后来查理和盖-吕萨克同样的结论,但是他没有继续深究这个问题。

1801年道尔顿将水蒸汽加入干燥空气中,发现混合气体中某组分的压强与其他组分压强无关,且总压强等于两者压强和,即道尔顿分压定律。同年道尔顿最亲密的朋友威廉·亨利发现了难溶于水的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数量与压强成正比,即亨利定律。随后亨利也观察到对于混合气体也存在同样关系,只不过压强换成了气体的分压值。道尔顿从这一研究成果得出溶解是纯物理过程的结论。

1803年12月与1804年1月道尔顿在英国皇家学会作关于原子论的演讲,其中全面阐释了他的原子论思想。尽管从现在的观点来看,道尔顿的观点是非常简洁而有力的,但是由于实验证据的缺乏,这一观点直到20世纪初才被广泛接受。

永斯·贝采利乌斯[编辑]

永斯·贝采利乌斯

永斯·贝采利乌斯(1779年-1848年)是瑞典化学家、伯爵,现代化学命名体系的建立者。他首先提出了用化学元素拉丁文名称的开头字母作为化学元素符号,发现了硒、硅、钍、铈等元素,他与约翰·道尔顿、安托万·拉瓦锡一起被认为是现代化学之父。

他在1806年第一个提出了有机化学这一概念,以区别于无机化学。1812年提出“二元论的电化基团学说”,1830年发现同分异构现象。

但是他曾经提出以生命力的存在解释有机物的形成,后来被一系列的有机合成(如维勒的尿素合成)事实证明为错误。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编辑]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的提出者。

主条目:元素周期表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如卤素及惰性气体。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区。由于周期表能够准确地预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作为分析化学行为时十分有用的框架。

现代的周期表由德米特里·门捷列夫于1869年创造,用以展现当时已知元素特性的周期性。自此,随着新元素的探索发现和理论模型的发展,周期表的外观曾经过改变及扩张。通过这种列表方式,门捷列夫也预测了一些当时未知元素的特性,以填补周期表中的空格。其后发现的新元素的确有相似的特性,使他的预测得到证实。

20世纪[编辑]

化学的现代定义[编辑]

20世纪前,化学被定义为研究物质性质及其转化规律的科学。它与物理存在明显的区别,因为物理学不研究像化学反应一样的剧烈物质变化。与物理学不同的是,化学研究中使用的数学原理并不多。有些人还不太愿意研究化学时使用数学原理。

量子力学[编辑]

量子力学是描写微观物质的一个物理学分支,与相对论一起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许多物理学理论和科学,如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以及其它相关的学科,都是以量子力学为基础。

19世纪末,经典力学和经典电动力学在描述微观系统时的不足越来越明显。量子力学是在20世纪初由马克斯·普朗克、尼尔斯·玻尔、沃纳·海森堡、埃尔温·薛定谔、沃尔夫冈·泡利、路易·德布罗意、马克斯·玻恩、恩里科·费米、保罗·狄拉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等一大批物理学家共同创立的。通过量子力学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结构以及其相互作用的见解被革命化地改变,同时,许多现象也得以真正地被解释。借助量子力学,以往经典理论无法直接预测的现象,可以被精确地计算出来,并能在之后的实验中得到验证。除通过广义相对论描写的引力外,迄今所有其它物理基本相互作用均可以在量子力学的框架内描写(量子场论)。

量子化学[编辑]

主条目:量子化学

量子化学是应用量子力学的规律和方法来研究化学问题的一门学科。将量子理论应用于原子体系还是分子体系是区分量子物理与量子化学的标准之一。

1927年物理学家沃尔特·海特勒和弗里茨·伦敦将量子力学处理原子结构的方法应用于氢气分子,成功地定量阐释了两个中性原子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他们的成功标志着量子力学与化学的交叉学科——量子化学的诞生。

在海特勒和伦敦之后,化学家们也开始应用量子力学理论,并且在两位物理学家对氢气分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三套阐释分子结构的理论。莱纳斯·鲍林在最早的氢分子模型基础上发展了价键理论,并且因为这一理论获得了1954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1928年,物理化学家罗伯特·S·马利肯提出了最早的分子轨道理论,1931年,埃里希·休克尔(E. Hückel)发展了马利肯的分子轨道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对苯分子等共轭体系的处理;汉斯·贝特于1931年提出了配位场理论并将其应用于过渡金属元素在配位场中能级裂分状况的理论研究,后来,配位场理论与分子轨道理论相结合发展出了现代配位场理论。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以及配位场理论是量子化学描述分子结构的三大基础理论。早期,由于计算手段非常有限,计算量相对较小,且较为直观的价键理论在量子化学研究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1950年代之后,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飞速发展,以及高斯函数的引进,海量计算已经是可以轻松完成的任务,分子轨道理论的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凸现出来,逐渐取代了价键理论的位置,目前在化学键理论中占主导地位。

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编辑]

主条目:分子生物学史和生物化学

20世纪中期,物理学和化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莱纳斯·鲍林的《化学键的本质》可以用量子力学的理论判断更为复杂的分子的键角。虽然某些量子力学的理论可以定性的解释某些生物大分子的性质,但是直到20世纪末,这些都只是一些实验观察和规律集。

Diagrammatic representation of some key structural features of DNA

这种探索式的研究,在1953年取得了巨大成功。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由罗莎琳·弗兰克林的X光衍射试验得出的数据而进行的模型建造推测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14] 这一发现引起了生物化学领域的爆炸式研究。

同年,米勒-尤列实验证实了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即氨基酸,可以由地球早期的简单无机分子在地球早期环境的条件下产生。虽然,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还存在诸多疑点,但是,这是化学家第一次在实验室中,在可控条件下模拟假想的反应过程。

1983年,卡里·穆利斯发明了可以快速扩增DNA的方法,即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此项发明使实验室中操控 DNA 的化学过程发生了根本改变。PCR 可用于合成特定的DNA片段,也使得DNA测序成为可能。后者在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中有重要应用。

关于DNA的复制机制,有一由莱纳斯·鲍林的学生所做的实验(Meselson-Stahl实验)。此实验用同位素标记法标记DNA中的氮原子,由于氮原子不同核素的重量不同,用离心技术就可分离含有不同氮原子的DNA分子,从而达到了跟踪DNA复制过程的目的。此实验被称为“生物学中最美的实验”。

化学工业[编辑]

主条目:化工

19世纪末,从石油生产出的化工产品,取代了从前的鱼油、煤焦油等原料。石油化工产生了汽油、煤油、有机溶剂、石蜡等常见化工产品。合成纤维、塑料、油漆、洗涤剂、西药、各种胶粘剂、化肥等等,都依赖于现代化工产业。

20世纪中期,由于高纯度的单晶硅及单晶锗的制得,半导体材料应运而生。1951年,三极管的制得使得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计算机成为了可能。

参见[编辑]

重要的化学家[编辑]

按年代排序:

约瑟夫·布莱克, 1728-1799

约瑟夫·普里斯特利, 1733-1804

卡尔·威廉·舍勒, 1742-1786

拉瓦锡,1743-1794

亚历山德罗·伏打, 1745-1827

雅克·查理(Jacques Charles), 1746-1823

克劳德·贝托莱, 1748-1822

约瑟夫-路易·盖-吕萨克, 1778-1850

汉弗莱·戴维, 1778-1829

永斯·贝采利乌斯, 1779-1848

尤斯图斯·冯·李比希, 1803-1873

路易·巴斯德, 1822-1895

斯坦尼斯劳·坎尼扎罗, 1826-1910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凯库勒·冯·斯特拉多尼茨(凯库勒), 1829-1896

约西亚·吉布斯, 1839-1903

范特霍夫, 1852-1911

玛丽·居里, 1867-1934

维克多·格林尼亚, 1871-1935

吉尔伯特·牛顿·路易斯, 1875-1946

莱纳斯·鲍林, 1901-1994

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1917-1979

注释[编辑]

^ Selected Classic Papers from the History of Chemistry

^ History of Gold. Gold Digest. [2007-02-04].

^ Photos, E., 'The Question of Meteorictic versus Smelted Nickel-Rich Iron: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World Archaeology Vol. 20, No. 3, Archaeometallurgy (February 1989), pp. 403–421. Online version accessed on 2010-02-08.

^ W. Keller (1963) The Bible as History, p. 156 ISBN 0-340-00312-X

^ 刘安(西汉),《淮南万毕术》

^ 6.0 6.1 Will Durant (1935), Our Oriental Heritage:

"Two systems of Hindu thought propound physical theories suggestively similar to those of Greece. Kanada, founder of the Vaisheshika philosophy, held that the world was composed of atoms as many in kind as the various elements. The Jains more nearly approximated to Democritus by teaching that all atoms were of the same kind, producing different effects by diverse modes of combinations. Kanada believed light and heat to be varieties of the same substance; Udayana taught that all heat comes from the sun; and Vachaspati, like Newton, interpreted light as composed of minute particles emitted by substances and striking the eye."

^ Simpson, David. Lucretius (c. 99 - c. 55 BCE). The Internet History of Philosophy. 29 June 2005 [2007-01-09].

^ Lucretius. de Rerum Natura (On the Nature of Things). The Internet Classics Archiv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50 BCE [2007-01-09].

^ Schwinger, Julian. Einstein's Legacy. New York: Scientific American Library. 1986: 93. ISBN 0-7167-5011-2.

^ ", He is also considered as the "Father of Modern Nutrition", as being the first to discover the metabolism that occurs inside the human body. Lavoisier, Antoin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7.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24 July 2007.

^ Stwertka, Albert. A Guide to the Elemen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16–21. ISBN 0-19-508083-1.

^ 12.0 12.1 Emsley, John. Nature's Building Block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0-19-850341-5.

^ Charles C. Gillespie, Foreword to Lavoisier by Jean-Pierre Poirier,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English Edition, 1996.

^ Watson, J. and Crick, F., "Molecular Structure of Nucleic Acids" Nature, April 25, 1953, p 737–8

参考资料[编辑]

Selected classic papers from the history of chemistry

Biographies of chemists

Eric R. Scerri, The Periodic Table: Its Story and Its Significa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关于詹姆斯哈立德书和詹姆斯哈利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布于 2022-08-16 04:08:18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31
目录

    0 条评论

    请文明发言哦~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